指尖

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

有的人25岁就死了,到了75岁才埋葬



文/阿童木 微信号 孤独的人不睡觉

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。


1


25岁,恐怕是最难定义的年龄。因为在人生漫长旅途中,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水岭。在此之前回溯两三年,几乎都还在象牙塔中诗酒论年华;往后推进三五年,已是孔夫子口中完成人生预设的三十而立。25岁的我们,就像一个两面人,半边商务,半边休闲,在春夏相交的季节里,一脚迈向成熟,一脚留在青涩。

 

25岁,虽然还很年轻,但是这个年龄段的样本已经足够复杂多样,几乎涵盖了人生所有的可能性。有人还在求学深造继续埋头苦读,有人步入职场完成角色转换驾轻就熟,有人自主创业风生水起小有所成,有人单身至今从未有过爱情,有人已然结婚生子完成父辈眼中最重要的使命。在此之前,我们一直都是被选择,应试高考求学毕业,求职应聘实习工作。等到25岁这个阶段,把人生必经的道路走完之后,一下子多了很多选择的机会。而每一个选择,都决定了一种可能性的人生。



2


有一个昔日好友小A,前段时间把签名改成,有的人25岁就死了,到了75岁才埋葬。

 

他曾经是一个文艺青年,高中时候就读史写诗玩乐队。他最喜欢宋词,尤其推崇苏东坡。我看过他写的词,虽然韵脚没那么考究,但是意境很美,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有心人。我还记得他说,自己未来的梦想就是,组建一个小小的乐队,唱民谣玩音乐,然后自己再开一个山间民宿,每天在前台抱着吉他,看着来自五湖四海形色匆匆的过客,和他们一起吃饭喝酒聊天,记录他们每个人的故事,然后唱给懂的人听。

 

而现在,他因为家中变故,不得不选择留在当地,和一个有政治联姻意味的女孩匆匆结了婚,生了娃,日子过得波澜不惊。他偶尔会给我电话,说起当年的日子,说起当时写的词,说起自己曾经的梦想。然后就是一阵唏嘘感叹,对于现在的生活,他总是遮遮掩掩欲说还休,最终选择闭口不谈,顾左右而言他。

 


3


我还有一个朋友小B,本来在家乡有一个优渥的电力编制内工作。工资不低,身份体面,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。但是他却在今年年初,25岁生日过后,毅然决然的辞掉工作,顶住和家人决裂的巨大压力,义无反顾的踏上南下的列车,去广州做了一份完全不相干但是一直是兴趣所在的新闻类工作。

 

曾经他朝九晚五,衣食无忧。现在却每天加班,捉襟见肘。经常在深夜,我依然可以看到他跳跃的头像,说是还在赶稿,思考明天的选题,可能今天又是一个无眠之夜。我问他,从安逸闲适到现在的兵荒马乱,你后悔么?他说,从不,因为他不想在25岁的时候,就看到自己55岁时的样子。那样的日子,外在安逸,但是内心惶恐;现在的日子,外在飘零,但是内心笃定。

 

“好像,我感觉自己从南下的那一刻,才真正开始生活,之前只能说是安适的生存”。



4


但是这两种生活方式真的是云泥之别么?恐怕不是这样。因为命运总是充满变数,也许小B未来会后悔自己的唐突和莽撞,也许会感恩当初自己的奋不顾身;也许小A以后会庆幸自己的闲适安定,晚年阖家欢乐其乐融融绝口不提曾经,也许会直到老了坐在摇椅上,还在喃喃不休,一遍又一遍的述说曾经信誓旦旦却又轻易放弃的梦想。

 

25岁之所以可贵,正是因为这个阶段每个人都要开始学会做出诸如此类的重要决定。选择安逸恬淡,还是选择放手一搏,选择出世,还是选择入世,选择北上广,还是选择桑梓乡,选择和什么样的人牵手,选择和什么样的人生活,选择什么样的行业,选择如何度过。

 

就像陶杰在《杀鹌鹑的少女》中写的那样,这些选择,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。只是当时站在三叉路口,眼前风云千樯,你做出选择的那一日,在日记上,相当沉闷和平凡,当时还以为是命运中普通的一天。

 

殊不知,它已经悄悄地改变你的一生。



5


过了今晚,我也25岁了。

 

选择从一个小城镇,来到这个所谓大都市,我已经做好了背井离乡在这里落地生根的打算。我想这就是我的选择,读书写字娱乐做梦,努力成为一个有钱又有趣的人,在影视传媒这个领域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。独行的路上并不寂寞,因为看到的不是山高和路长,而是波澜壮阔的海和天空中耀眼的星光。

 

在20岁的时候,我曾经写过一篇青涩而矫情的文章《旋即弱冠》,今天重读,发现竟然有一丝丝的感动。二十岁的时候要明白的东西,二十五岁的时候我还没有做好,二十岁的时候理想,直到今天仍然受用。

 

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,希望到而立之年,我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海。

 

这句话,也同样祝福你们。


评论(1)
热度(14)
©指尖 | Powered by LOFTER